芜湖早期人和三次移民
编辑日期:2007/6/6  作者:胡绍儒  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[ 关 闭 ]

    一九五九年《考古》杂志刊登的《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》里写道,五八年,安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,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——石斧,就是在大、小荆山一带出土的。这表明至迟在四五千年以前,芜湖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。这是最早的芜湖人。
    古书上把远古时代居住在我国四方边境上的民族,叫作“东夷”、“西戎”、“南蛮”、“北狄”。在商、周以前,芜湖一带有东夷族的一支叫“鸠兹”,又叫“皋夷”、“皋彝”、是芜湖早期的土著人,是阶级社会出现以前的芜湖人。
    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,我国南方及东南方有“百越族”。秦汉时,由于逃避战乱,百越族的一支东殴人内徙于江淮间,其中一部分迁徙于皖南山区,有的就留居于芜湖大小荆山,史书上称之为“山越”,是“皋夷”之后的芜湖人。他们生活在山间水边,操渔猎,勤耕作,逐渐在芜湖一带开辟和建立了生活区。
  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,由于外族大规模的入侵,造成南北分裂,有两次人口大迁移。第一次是西晋末和东晋初,中原地区出现“八王之乱”和“五胡之乱”。晋室南迁,汉族士民纷纷南渡避难,今山西省上党地区襄垣等县的士民逃到芜湖一带定居。东晋侨立郡县,将芜湖县改为襄垣县。“士”一类移民多数住在城内,形成以后芜湖城内的江、鲍、崔、后等八大家。“民”一类移民多数住在城外,北乡(郊区)最大的姓氏晋姓(南陶北晋),就是那一次南迁来的。至今还流传着晋氏宗族同晋王朝司马氏的传奇故事。河南省襄城郡繁昌县也有部分移民迁居在南乡白沙圩夫子阕、东莞一带。繁昌县移民大部分聚居“春谷”(南陵古名),春谷后改阳谷。后人误把阳谷当作山东阳谷县,讹传“武松打虎”就是在白沙圩“普禅寺”那儿打的。
    第二次大迁移是北宋末南宋初,金兀术入侵中原,北方汉族士民大量南迁。北乡齐、陶、胡三大姓宗谱记载:他们的祖先是逃避金兵,从河北省宛平县结夥迁来芜湖,在齐落山一带定居的。南乡麻铺、风林、周皋、政和都有那一次的移民。
    这两次大移民,在当时虽然给人民造成许多苦难,却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,在历史上对开发芜湖起过一定的作用。
第三次移民是清末明初,实行“移民垦荒,围湖建圩”。万春、易太、天成、利民、保太、新塘等大小圩口建成以后,从皖北舒、庐、无、巢等县陆续迁来大量移民。这次移民的人口,在原芜湖县总人口中约占四分之一的比重,对发展农业生产,建设芜湖以及减轻皖北一些县人口过密的压力,都有很大的功绩。
    解放以后,芜湖成了工业城市,发展迅速,人口骤增。芜湖市、县由原来各二十多万人增加到各近五十万人。来自各个省市的干部、工人、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等正同老芜湖人一道为振兴中华,建设芜湖,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,作出积极贡献。   

 
上一篇:于湖、襄垣的来历 | 下一篇:历史上的澛港镇